2025-10-04 00:33:15 浏览数:0
为使师生深入了解种子生物学特性及其农业应用价值,农学院于2025年9月24日特邀谷植群教授在A8-207作了《种子的色彩奥秘:探寻颜色形成的背后机制》专题讲座。本次讲座从种子颜色的形成机制入手,揭示了这一表型特征背后蕴含的重要科学意义。
讲座伊始,谷植群教授以"种子是农业的芯片"为切入点,指出在"大食物观"背景下,粮食安全已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。谷教授强调,种子颜色不仅是品种识别的直观标志,更是探索种子生物学特性的重要窗口。
在讲解种子颜色形成机制时,谷教授通过丰富的图片资料,展示了不同作物种子的颜色多样性。他指出,种子颜色差异实际上反映了其内部化学成分、抗逆性和营养品质的差异。例如,深色种子往往含有更多的抗氧化物质,而颜色较浅的种子可能具有不同的营养成分组成。
在讲座的最后环节,谷植群教授与在场师生就种子颜色与抗逆性的关系、颜色性状在育种中的应用前景等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。他指出,随着多组学技术的发展,种子颜色研究正进入一个新的阶段,这将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更多科技支撑。
整场讲座内容充实,既有理论深度,又注重实践应用,现场学术氛围浓厚。通过本次讲座,加深了学生对种子科学研究的理解,也拓展了农业科技创新的视野。农学院今后将继续举办此类学术活动,促进学科交流,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。